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基于红外热成像法的薄膜热导率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法的薄膜热导率分析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设计构建待测薄膜的微桥热传输结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实现对温度分布的测试,再利用热仿真去拟合测试的温度分布,近而实现被测薄膜的热导率的提取。本发明解决了特定厚度的薄膜材料热导率精确表征问题,并降低了测试成本,实现了对厚度在百纳米到十微米之间薄膜材料热性能的研究需求。

  • 一种用于增程式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增程式车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增程式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增程式车辆。该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回路,包括第一散热器、增程式车辆中增程器的发动机以及第一冷却液,用于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第二冷却回路,包括第二散热器、增程式车辆的中冷器以及第二冷却液,用于对中冷器进行冷却;第三冷却回路,包括第三散热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五合一控制器、增程器的发电机、发电机控制器以及第三冷却液,用于对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发电机以及发电机控制器进行冷却;冷却液循环回路,用于对增程式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本发明实现了各零部件均可在所需的冷却液温度下工作,避免冷却液过热或过冷引起的性能问题。

  • 新能源客车综合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新能源客车综合热管理系统,含有空调机组模块、废热利用模块和热管理模块,所述空调机组模块含有制冷和制热两个循环;空调机组模块的工质为第一工质,采用可燃制冷剂;废热利用模块采用第二工质、热管理模块采用第三工质——不可燃且防冻防锈的载冷剂;所述废热利用模块为空调机组模块提供冷源和热源,所述空调机组模块为热管理模块提供冷源和热源;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客车综合热管理系统,既能充分整合和合理利用新能源客车空调、动力电池、电机废热或其他废热的能量,又能使用环保制冷剂,能消除制冷剂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潜在危险,提高新能源客车整车的能源利用效率,便于制造企业生产并在新能源客车上应用。

  • 新能源车用集成乘员舱空调及电池包热管理热泵系统

    本实用新型新能源车用集成乘员舱空调及电池包热管理热泵系统,含有电动压缩机、水冷冷凝器、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室外换热器、液气分离器、电磁膨胀阀、车内蒸发器、水暖式车内暖风芯体、5KW水暖式电加热器、电子水泵、复合换热器和电池包,能形成乘员舱制冷和电池冷却模式的制冷剂侧回路、电池冷却液侧回路及乘员舱制热和电池加热模式的制冷剂侧回路、乘员舱制热的冷却液侧回路及一系列单独的制冷或制热回路;使新能源汽车能满足各种标准规定的各种环境温度下乘员舱制冷、制热和除湿以及电池包冷却和加热的要求,还具有电池包预加热和乘员舱预热预冷的功能,解决了乘员舱和电池包的热管理问题,有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 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与第一水泵连接;所述第一水泵与充电装置、电机控制器、DC DC变换器、电池换热器、第二水泵、电机连通;所述第二水泵与充电装置、电机控制器、DC DC变换器、电机连通;所述充电装置、电机控制器、DC DC变换器并联;所述电池换热器与鼓风机、制冷蒸发器、水加热器、压缩机、水热PTC连通;所述水热PTC与所述电池连通。本实用新型将电驱、DC DC、充电装置等需要散热的部件并联排列,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各部件独立散热互不干扰,散热效率更高。

  • 一种穿管翅片式圆柱电池模组

    本发明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穿管翅片式圆柱电池模组,包括电池套管、圆柱电池和翅片组,所述翅片组由若干平行排列的翅片组成,所述翅片上设有与电池套管相匹配的装配圆孔,所述电池套管垂直穿装在各翅片的装配圆孔上并与所述翅片配合,所述电池套管的内径与所述圆柱电池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圆柱电池首尾串联连接安装在所述的电池套管内。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平布置串接成组的圆柱电池组的温度场分布不均匀、非特定区域局部过热的问题,该电池模组具有更高的比能量密度,可以兼顾良好的均温、控温性能与低成本、轻量化和工艺性的需求。

  • 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热管理模块大小循环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液冷系统热管理模块大小循环控制方法,通过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实现多种模式下控制电池组内电池液的温度,所述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内部包含制冷加热单元、水箱、水泵、电磁阀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制冷加热单元的主要由制冷制热板构成,且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具有三个工作模式,分别为低温散热模式、制冷模式、制热模式,使电池始终处于最佳工作温度10℃ 35℃内;该方法通过响应电池温度控制需求的核心部件,它通过读取BMS发送的车辆状态的温度,温差等信息,控制自身水泵,冷暖单元,电磁水阀的工作,可以实现维持电池工作在最佳温度区间的目标。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相变蓄能材料换热系统、热管蒸发端,相变蓄能材料换热系统与热管蒸发端并联,热管蒸发端与车载电池进行热交换。相变蓄能材料换热系统和热管蒸发端之间串接有车载水泵。相变蓄能材料换热系统设有可拆卸封装相变蓄能材料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冷系统可以外置在充电设施上,当汽车充电时通过相变蓄能材料储存冷量,减少电动汽车的重量;外置的制冷系统可以采用集中供冷的方式,同时对多辆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供冷,以节约能耗;热管冷凝端的蓄热材料可以做成可拆卸式的块,当蓄热材料里的冷量被电池消耗完毕,可以对其进行替换,比较方便快捷。

  • 一种锂电池组热管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组热管理装置,包括PTC加热器、加热进气扇、电池组箱体,所述电池组箱体内设置有用于空气流动的风道,所述电池组箱体上设置有热风进风口,所述加热进气扇驱动PTC加热器加热后的热风沿热风进风口进入电池箱体内并沿风道流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对电池加热时,通过热风来加热电池,增大了加热范围,使得加热更为均匀,减少现有技术局部过热的缺陷;在对电池冷却时,通过风速优化的冷风在风道内流动带走热量,可以均匀散热,散热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实现方便、易于推广。

  • 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体和液冷装置,电池箱体上沿横向设置有多个安装腔和通风通道,安装腔和通风通道交替设置,安装腔为由内层和外层形成的中空结构,内层内部空间形成电池安装腔,内层和外层之间的中空腔形成液冷散热腔,液冷装置为多组,每组液冷装置包括冷却液支管、冷却液外部循环管道、冷却液循环动力装置和冷凝器。本发明的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池箱体结构稳定可靠,冷却液支管设置在液冷散热腔内,既保证了液冷效果,又能防止冷却液支管与电池直接接触产生摩擦导致电池漏液,通风通道与安装腔交替并排设置,使风冷效果明显提高,快速有效的对电池进行散热。

  • 一种全气候整车多热流集成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气候整车多热流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支路、空调支路和燃料电池支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支路、空调支路和燃料电池支路并联后串接热流干路,所述热流干路串设散热器和水泵,动力电池支路、空调支路和燃料电池支路为独立的、通断可控的支路。该系统不仅实现热量的统一管理,还节省了系统的成本,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 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动力电池模组。所述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包括按顺序叠放的负极绝缘板、负极汇流板、电芯调温装置、正极汇流板和正极绝缘板;所述负极汇流板与正极汇流板之间安装有若干个电芯;所述电芯调温装置为中空箱体结构,该电芯调温装置上开设有若干个电芯通过孔,所述电芯穿过相应的电芯通过孔,且电芯的正极固定在正极汇流板上,电芯的负极定位在负极汇流板上;所述电芯调温装置的箱体上设有液体入口接口和液体出口接头。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发挥电芯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