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储能和热电效应的动力电池自动控制热管理系统,包括位于封装外壳内的电池组模块、重力热管管组、以及温度自动控制模块,其中,电池组模块包括单节电池、复合相变材料空心圆柱筒、铝基壳;重力热管管组包括多个重力热管;温度自动控制模块包括半导体热电片均热板子模块、以及分布于各个电池子模块中的测温热电偶,半导体热电片均热板模块包括半导体热电片、均热板、翅片,测温热电偶则用于根据测得的温度调整半导体热电片的正接与反接。本发明通过对其关键模块组件的结构及其设置方式、内部构造、以及各个模块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的工作方式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动力电池热管理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储液罐、泵体、加热制冷器、多个电池模组、管道以及电池管理模块;每个电池模组包括与管道连通的热交换板、抵接于热交换板一侧表面的多个并排排列的单体电池以及抵接于每个单体电池表面且与热交换板抵接的导热片;储液罐中的导热介质在泵体的作用下加压并经管道依次流经加热制冷器、热交换板并最终返回储液罐中;电池管理模块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以及分别与泵体、加热制冷器、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并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息控制泵体是否启动及加热制冷器对导热介质的加热或制冷。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热管理装置,结构相对简单、使用安全可靠且均温效果好。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储液罐、泵体、加热制冷器、多个电池箱、管道以及电池管理模块;每个电池箱包括电池模组以及抵接于电池模组表面的热交换板;储液罐中的导热介质在泵体的作用下加压并经管道依次流经加热制冷器、热交换板并最终返回储液罐中;电池管理模块包括多个分别用于测量多个电池模组温度信息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分别与泵体、加热制冷器、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并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息控制泵体是否启动及加热制冷器对导热介质的加热或制冷。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热管理装置,结构相对简单、使用安全可靠且均温效果好。
本发明的电动车电池热管理装置,具备:电池包;置于所述电池包内的电池电芯;与所述电池电芯紧密贴合的热电器件;一端与所述热电器件连接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导热弹簧;与所述导热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且位于所述电池包顶部进行封闭的换热金属板。根据本发明,可不通过媒介直接对电池电芯冷却和预热,结构简单,能量利用效率高,可靠性高,成本低,使电池包在不同环境工况下工作在最合适的温度范围,延长电池包的使用寿命,延长纯电动车续航里程。
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组、保温元件、散热组件和控制组件;电池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多组电池;保温元件包括涂覆于电池组的壳体表面的气凝胶;散热组件与电池连接,将电池组中的热量传导至外界;控制组件控制散热组件在预定温度范围内进行散热。该电池热管理系统通过在电池组的壳体上涂覆气凝胶,减少了低温启动时的热量散失,提高了升温速度,延长了电池组的寿命;通过设置散热组件,降低了散热风扇的转速和噪音,减少了电量消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和电池模组,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所述热管理装置应用于包括至少一层子模组的电池模组,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支撑件和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中的液冷扁管,所述液冷扁管包括多个子扁管以及多个折弯连接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子扁管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至少一层所述子模组的空间;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子扁管通过一个所述折弯连接部连通,所述支撑件位于至少一个所述折弯连接部内。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液冷扁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扁管褶皱甚至塌陷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池集装箱热管理系统,包括箱体、空调、风管、电池架和风扇,风管的出风空隙设置在电池架的正面一端,用于输出气流,风扇设置在电池架的背面一端,用于抽取气流。整个热管理系统采用前出风,后回风的循环方式,气流均匀流动,所需风压较小,节省能源,防水防尘,温控效果好,可实现高倍率电流(快速)充放电。
提供了包括至少一个热补偿冷却剂通道的燃料电池组件。热补偿冷却剂通道的截面面积沿着所述通道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在冷却剂流动方向上减小。在一些实施例中,这种热补偿冷却剂通道可以用于在以基本上均匀的电流密度操作的燃料电池中提供基本上均匀的热通量和基本上等温的条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快速组装装置,包括底板、侧部挡板、活动组装架和拉杆机构,所述的活动组装架设有多组并且并排设置侧部挡板内侧,每组活动组装架上分别设置有两列电芯安装孔;所述的活动组装架相互之间通过铰链件活动连接,相邻活动组装架之间设置有开合间隙;所述的活动组装架的两端设置有串联活动组装架的滑动轴;所述的拉杆机构设置在活动组装架的两端部。该动力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快速组装装置,组装效率高,能动实现批量化组装,通用性好,电池单体不易被破坏,保证了电池模组的质量,安全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均热与储热技术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安装在汽车上,并与汽车的ECU相连接,是由均热模块、储热模块、供水模块、冷却系统L和加热系统R组成;冷却系统L调速阀、加热系统R调速阀、冷却系统L温度传感器、加热系统R温度传感器和供水模块换向阀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相连组成温度控制回路。应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电池单体和电池组的温度一致性及冷却和加热速度,同时具有高温冷却功能和低温加热功能,降低了能量消耗,减少了对电池组的容量和寿命的损害;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压力温度集成薄膜阵列传感器敏感元及制备方法,利用柔性铁电薄膜具有的压电效应与热释电效应实现压力传感功能与温度传感功能的集成,敏感元包含柔性衬底、功能薄膜组合体和热管理薄膜组合体。该方法中,在柔性衬底上依次沉积绝热层、下电极,连接导线,沉积柔性铁电薄膜并刻蚀隔热槽,在柔性铁电薄膜上沉积上电极,连接导线,然后依次沉积热控层、导热层、红外反射层,最后通过导线对敏感元进行极化与测试。本发明的敏感元实现了单一敏感元上压力传感功能和温度传感功能的集成,集成度高,使用结构简单;适合大面积制备,适用于平面、曲面、异形面等结构上,适应性高;抗冲击、振动能力强,仿生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
本文中描述了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包括计算设备的各组件。计算设备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内表面。外壳的内表面的一部分具有第一发射率。计算设备还包括定位在外壳内的热管理设备,该热管理设备与外壳的内表面的该部分相距一距离。热管理设备包括外表面。热管理设备的外表面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热管理设备的外表面的第一部分具有第二发射率,并且热管理设备的外表面的第二部分具有第三发射率。第二发射率大于第三发射率,而第一发射率与第二发射率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