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嵌热管的电池模组液冷支架,包括电池支架以及设在电池支架内的多个单体电芯,还包括片状热管和液冷板,所述片状热管通过弯折设置为波浪形形状,所述片状热管的数量为2个,且分别嵌设电池支架的上表面两侧,所述片状热管的外端端面一侧分别与液冷板紧密贴合,所述液冷板的两端分别开有冷液进口和冷液出口,所述液冷板内充有冷却液,所述电池支架的下表面设有与各单体电芯焊接的铜镍复合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片状热管内嵌电池支架,电池支架的强度更高、安全性能更好;2、利用片状热管的均温性,使得单体电芯之间的热分布更加均匀;3、液冷板不与单体电芯直接接触,可有效提升液冷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电池模组包括底板、盖板、多个导向板以及多个单体电池,多个单体电池均匀设置于底板与盖板之间以构成多层子模组,导向板为两端封闭且灌封有冷却液的导热扁管,多个导向板间隔设置于多层子模组之间,且相邻两个导向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层子模组,以使该至少两层子模组中的任意相邻两层子模组之间形成通风通道。通过上述设置,以在电池模组工作时,当单体电池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风机能够向各通风通道中吹冷风以带走各单体电池产生的热量或对单体电池进行加热,此外,在单体电池温度过高时,导向板中的冷却液也能够带走单体电池产生的热量,以实现对各单体电池进行热管理。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液体介质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液冷形式的锂电池热管理系统无法均衡维持锂电池组温度的问题,本案的锂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水箱、第二冷却水箱、电池组箱以及控制单元,本案通过设置两个冷却水箱和一个电池组箱的结构,通过在电池组箱内设置加热元件给电池组箱内的锂电池进行加热,通过在电池组箱内设置内部冷却水管从而将两个冷却水箱中的冷却液彼此循环输送,起到给电池组箱内的锂电池组循环制冷的作用,通过设置控制单元以及在电池组箱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加热和制冷相互独立,能够实现均衡维持锂电池温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扁管,所述液冷扁管包括支撑件、隔板及腔体,所述腔体由隔板隔离得到的多个供液体通过的通道;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液冷扁管的至少一个通道内,用于支撑所述设置支撑件的通道,防止所述腔体坍塌。通过在液冷扁管的通道内设置支撑件,能够避免液冷扁管的弯折处发生塌陷或产生褶皱,从而能够使冷却液在液冷扁管内自由循环流动,对电池模组进行热管理,同时,所述支撑件的设置还能对冷却液进行流量分配,对单体电池的进行局部热管理,使单体电池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电池模组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还能增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系统、电池切断单元及电池系统,散热系统应用于包括电池模组和电池切断单元的电池系统,散热系统包括:液冷回路,该液冷回路与电池切断单元的发热部件接触,并且与电池模组中的液冷系统管路连通,用于引入液冷系统管路中的冷却液,以通过冷却液对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如此,可以实现对电池切断单元中发热部件的热管理。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蓄电池及汽车,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蒸发机、电池模组及电池箱体;蒸发机及电池模组设置在电池箱体内,电池模组设置在蒸发机四周,电池模组与蒸发机之间形成有供气体流动的通道;蒸发机用于对气体进行升温或降温,并通过通道将升温或降温后的气体输送到电池模组,通过电池模组中的空隙,对安装于电池模组中的电池电芯进行热管理。本申请将蒸发机及电池模组集成在电池箱体内,通过蒸发机对电池模组进行热管理,使电池模组的耐候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有磁致冷装置、系统控制装置、动力电池模组、第一制冷循环泵、第二制冷循环泵、第一加热循环泵、第二加热循环泵、相变蓄热装置以及相变蓄冷装置。本发明把磁致冷技术应用于电池热管理,基于磁致冷材料的热磁效应,达到制冷加热的目的;与传统制冷相比,磁致冷单位制冷效率高、能耗小、运动部件少、噪音小、体积小、工作频率低、可靠性高以及无环境污染,同时还克服了一般热管理系统无法实现兼具加热和制冷的功能以及系统繁重、易泄漏等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式直冷 热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电池组热防护体位于电池组封装箱内,电池组热防护体内设置有若干空腔,各空腔内均安装有用于组成电池组的单电池,电池组热防护体的结构为多孔介质结构,电池箱液体分配管位于电池组热防护体与电池组封装箱外壳的壁面之间,且电池箱液体分配管上设置有若干第一液体分散装置;液膜翅片换热器内设置有若干第二液体分散装置,电池组封装箱底部的循环工质出口与各第二液体分散装置的入口相连通,液膜翅片换热器底部的液体出口与电池箱液体分配管的液体入口相连通,电池组封装箱的气体接口与液膜翅片换热器的气体接口相连通,该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中的工质循环效率优异,并且换热效率及换热速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和包含该热管理系统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第三循环回路和第四循环回路,其中,第一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换热器和吸热组件,吸热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第二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电子膨胀阀和冷却器的冷介质通道;第二循环支路包括压缩机、第一冷凝器的热介质通道、第三电子膨胀阀和换热器;第三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冷凝器的冷介质通道、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的热介质通道和第一泵;第四循环回路包括冷却器的热介质通道、电池包和第二泵。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理系统,集成度高,能效比高且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前端模块的布置架构,包括发动机散热器和空调冷凝器,还包括电机控制器散热器和油冷器,所述发动机散热器位于空调冷凝器的正上方,所述电机控制器散热器位于油冷器的正上方,所述电机控制器散热器和发动机散热器前后并排设置。该混合动力汽车前端模块的布置架构集成化和模块化设计,从热管理的角度综合考虑发动机冷却系统、空调冷凝系统、电驱动冷却系统需求,可适用于其他车型,降低了开发成本及开发风险、缩短开发周期。
本实用新型能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电池提供预热和冷却的充电站,含有工作室、配电系统、充电机、热管理系统、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设施和充电单元,可根据需求和设计规模设置若干个充电机和充电单元并由热管理系统对所述充电机和充电单元进行管控;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回路Ⅰ和回路Ⅱ,具有四种工作模式:⑴充电单元和工作室内均需大冷量冷却模式;⑵充电单元单独大冷量冷却模式;⑶充电单元单独少冷量冷却模式;⑷充电单元和工作室内加热模式;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为充电站本身提供制冷或供热,还能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电池在充电之前提供冷量或预热,能降低新能源汽车整车的热管理成本,有利于节约能源、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涉及汽车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车辆的空调系统和动力源冷却系统彼此之间互不关联或关联性不够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方案为:车辆热管理系统,其包括热泵空调回路、动力源冷却回路和中间换热器;其中,动力源冷却回路用于对车辆的电机系统散热或回收利用电机系统的热量;热泵空调回路通过中间换热器与动力源冷却回路换热,以使热泵空调回路内的冷媒与动力源冷却回路的冷却介质热交换。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论车辆在行驶或者充电时,都可以对系统内的热量进行分配,实现对动力源装置、空调系统的综合热管理,有效回收了电机在高负载下产生的高温废热,实现废热利用,提高了热泵空调系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