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一种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冷却腔、第一充液腔、第二充液腔和第二冷却腔;其中,第一制冷单元、第一冷却腔、第一充液腔与第二制冷单元、第二冷却腔、第二充液腔为以激光增益介质为中心轴的对称结构,对称结构任意一侧的充液腔内填充有液态金属,激光增益介质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给液态金属;冷却腔内填充有制冷工质,制冷工质在冷却腔内发生相变以吸收通过液态金属传导至冷却腔内的热量;制冷单元将发生相变的制冷工质冷却到沸点以下并再次进入冷却腔中。本发明消除了传统焊接工艺中焊料与增益介质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的问题,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将激光增益介质的热量散失到外界环境中。

  •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压缩机,其对空气进行逐级压缩;一个储气室,其储存由压缩机压缩的高压空气;至少一个透平机,其利用储存在储气室中的高压空气进行发电;以及一个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热泵,热泵包括一个储热模块,储热模块连接至压缩机的出口,冷却从压缩机输出的高压空气,以及收集和储存在压缩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热泵还可以包括一个加热模块,加热模块连接至透平机的进口,利用储热模块中储存的热量对从储气室输出的高压空气进行加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技术益处中的至少一项:提高压缩机效率,提高热效率,以及避免碳排放。

  • 热管理系统和机动车辆

    本发明示出了热管理系统1,其包含带有用于接收由内燃发动机2产生的废气流4的邻接的废气系统3的内燃发动机2、设置在密闭容器5中的蓄热介质6、设置在废气系统3中用于直接热传递到容器5的热传递装置7以及经由另外的热传递装置8热耦接到容器5的热量提取介质9a、9b。此外,示出了具有这种热管理系统1的机动车辆。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系统和电动汽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温度控制系统和电动汽车。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电池加热片,与动力电池贴合;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动力电池或电池加热片的温度;继电器,包含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控制线圈;第一电源;温度控制模块,具有温度信号输入端和控制信号输出端;其中所述温度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线圈连接;所述第一触点、所述第二触点、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电池加热片构成第一串联回路。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为动力电池加热,无需热管理管道,降低成本,还可以节省布置空间。

  • 包括双金属部件的蓄电池热管理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方面,一种蓄电池热管理系统除了其它方面以外包括,响应于温度的变化而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能够移动以便有选择地限制通过管道的冷却剂的流动的双金属部件。

  • 一种双向流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池热调节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流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池热调节方法。双向流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组的保护壳体、风道、散热翅片组、处理器模块、散热风扇和半导体制冷制热片;保护壳体上下表面均设置有金属网和风道,风道中间用隔板隔开形成双风道,双风道内侧均安装有所述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半导体制冷制热片的冷面和热面两侧均固定有所述散热翅片组;风道的进风口处安装有散热风扇;处理器模块根据检测到的电池温度,实时控制半导体制冷制热片和散热风扇的工作状态。通过本发明满足了各单体电池间的均温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组因散热问题产生的使用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 一种电池箱外底面浸没式液冷动力电池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箱外底面浸没式液冷动力电池,包括进液接头、出液接头、密封托板、螺栓孔、单体电芯、隔流板、分流式加强筋、加强筋流道、隔流板流道、液体出口、液体入口、隔流板密封螺栓孔以及电池箱底面密封台,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位于密封托板的上方,进液接头和液体热管理介质进口管路连接,出液接头和液体热管理介质出口管路连接,密封托板与动力电池箱底部结合,形成密封的腔体,密封托板的四周设有螺栓孔,隔流板位于电池箱底部,使电池箱底面流体分为进液和出液,分流式加强筋位于电池箱底部,且与隔流板垂直设置,加强筋流道设置于分流式加强筋上,隔流板流道设置于隔流板上。本发明可以实现动力电池带热管和不带热管理的灵活配置。

  • 电池热管理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具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有绝缘层形成外绝缘外壳。

    2019-03-22 00:00:00 #谢彦君 #不公告发明人
  • 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的系统和用于车辆冷启动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热管理的系统和用于车辆冷启动的方法。一种方法,其包括在车辆发动机冷启动期间,打开连接在包含吸附剂的第一容器和包含吸附物的第二容器之间的第一阀;使第一流体循环通过第一导管,第一导管连接于设置在第一容器中的第一热交换器和设置在该第一容器外的第二热交换器;和使第二流体循环通过连接于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导管。以这种方式,在冷启动期间,热可以在吸附器处产生,并且其后传输给车辆发动机的冷却套和 或其他的车辆舱室,因而,减少发动机的升温时间。

  • 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管路的测试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管路的测试系统和方法。测试系统包括第一测试装置、控制器和第一执行器,其中:第一测试装置,用于基于第一传感量输入值生成第一模拟传感信号;控制器,与第一测试装置和第一执行器连接,用于基于第一模拟传感信号生成用于控制第一执行器的第一控制指令,并向第一执行器发出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执行器,用于执行第一控制指令。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无需传感器即可对管路进行控制测试,节省了测试时间,促进了整车产品开发进度。

  • 一种并联式混合动力重型卡车的辅助制动系统控制方法

    一种并联式混合动力重型卡车的辅助制动系统控制方法,制动系统包括能量交换模块以及与能量交换模块相连接的控制模块和冷却模块;能量交换模块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电机逆变器,电机逆变器连接高压配电盒,高压配电盒分别连接耗能装置和动力电池;冷却模块包括与耗能装置连接的水泵以及与动力电池连接的动力电池散热系统,水泵与动力电池散热系统通过节温器连接散热器;控制模块包括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分别连接制动踏板、电池管理系统以及耗能装置控制器。本发明电机逆变器给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当动力电池临近充满时,由耗能装置将电能转化成相应热能,使动力电池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多余热能则扩散到外部环境,回收能量利用合理。

  •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以缓解现有的汽车热管理系统存在热量再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电池和换热器;换热器与膨胀水箱通过管路连接;换热器与电池直接或间接连接;膨胀水箱的热量经换热器传递至电池。膨胀水箱能够存储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换热器。电池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能够将与膨胀水箱热交换的热量传递至电池,使电池在启动时能够利用热量存储回路内的热量,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工作性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换热器将热量存储回路内的热量提供给电池,使动力系统的热量得到了有效利用,提高了动力系统的热量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