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域控制器系统架构。包括:运算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内集成有PWM驱动模块、车辆控制模块、充放电管理模块,控制单元上设置有与PWM驱动模块、车辆控制模块、充放电管理模块相对应的数模信号输入端、控制信号输出端。PWM驱动模块、车辆控制模块、充放电管理模块通过通信总线与运算单元双向通信以将数模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数模信号输出至运算单元,依据运算单元的处理结果通过相应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将电机、车辆、电池控制集成至一起,一方面只需一组运算单元,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无需CAN线通信,缩短通信距离与延时,使通信更稳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最低电能消耗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热方法,包括:在设定工况下,利用加热系统分别在不同混合加热方案下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并记录所述动力电池从开始加热达到退出加热时的时间参数;根据所述时间参数,以及加热系统中各部件的功率,确定从开始加热达到退出加热过程中的加热系统的能量消耗;将能量消耗最低的混合加热方案,作为所述设定工况下的最优的混合加热方案。本发明充分考虑到车辆实际运行环境温度情况,节省了电动汽车的能量消耗。另外,本发明方法利用仿真模拟手段,提高了实验数据获取效率,并且可获得更多完善细化的数据,进而可为电动汽车实车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提供充分保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用复合泡棉,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泡棉层和石墨层,所述石墨层通过胶带粘合于改性泡棉层上;所述改性泡棉层的厚度为0 2-0 5mm,其包括泡棉层以及附着于泡棉层内部的气凝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包括所述复合泡棉的电子产品。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泡棉,能满足消费电子产品热管理的要求,做到热均衡,即不影响产品的性能,也不影响消费者的体验感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高压配电盒,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电池热管理高压配电盒占用空间大、无高压保护功能、故障排除难度大、维护费时费力的问题。主要包括水密盒顶盖、水密盒,水密盒盒内设有至少一个高压熔断丝,每一个高压熔断丝构成一个通路;高压熔断丝经熔断丝底座固定设置在水密盒内。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维护维修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强,具有高压保护功能、安全性能高、可靠性高,在电动汽车新能源技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工厂热管理系统,包括吸热端设置于工厂内灯具模组位置、用于对灯具模组降温的第一循环回路,以及用于对栽培环境空气降温的第二循环回路,第一循环回路及第二循环回路均为水冷回路,二者在散热端均连通同一溴化锂制冷机组。利用溴化锂制冷机组的制冷原理,灯具模组位置发热大第一循环回路水温高,用于对溴化锂溶液加热,通过分离溴化锂溶液的原理对第二循环回路返回的冷却水进一步降温,以便获得远低于第一循环回路内水温的冷却水,以便对室内空气降温,将光源与空气的降温分开,避免高温热源直接散热造成热量的浪费;令两个水循环回路中的冷却水的温度都更加接近待降温部位的实际温度,避免大温差换热,保持环境湿度稳定。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养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风光互补式自动投饵系统;包括船体、储能装置、自动投饵装置和自动航行模块,所述船体的甲板前部设有风力发电装置,船体的甲板中部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自动投饵装置设于船体的甲板后部;所述储能装置设于船体的甲板下方,且储能装置上设有配送控制器,配送控制器分别与风力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以及自动航行模块连接;本发明结构合理,可有效利用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实现互补功能,保证投饵船的自主运行作业需求,避免了岸基式投饵船的抢食现象;绿色环保,对环境的影响极小;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人力维护成本低;在岸基充电桩的补充下,可满足各地域各季节的投饵作业需求。
公开了具有热管理特征的印刷线路板和包括相同印刷线路板的热管理装置。印刷线路板包括绝缘基底、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绝缘基底的电导体和至少部分嵌入所述绝缘基底的热导体。印刷线路板还包括温度不敏感组件安装区域和温度敏感组件安装区域。所述绝缘基底和所述热导体被安置在邻近所述温度敏感组件安装区域的目标热传递区域以及处于与所述温度敏感组件安装区域隔开位置的大块区域中。
本申请公开了各种再制造使用过的电池模块的方法、以及包括新的和使用过的部件的对应的再制造的电池模块。再制造的和使用过的电池模块包括具有电池单元组件的堆叠的电力组件,其中,每个电池单元组件包括多个层,每层包括电池单元和将所述电池单元支撑在所述电力组件内的框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和对动力电池进行降温的制冷压缩机组,二者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通,第一管路上设置有对其内水温进行冷却的风冷散热装置,第二管路上设置对其内水温进行升温的加热装置。在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降温时,可根据外界环境温差,调节风冷散热装置和制冷压缩机组的开关配合,由风冷散热装置对第一管路内冷却水进行散热。在需要对动力电池升温时,利用加温装置,通过第一管路与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进行换热,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升温。从而提高了动力电池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储能式热管理系统,设置有系统传感器、系统控制器、电控部件;系统传感器与系统控制器连接,用于实时监测整个储能式热管理系统的运行状态,将检测的信号传输给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器与电控部件连接,用于接收系统传感器传输的信号,并对接受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实时控制电控部件;电控部件用于执行系统控制器传输的信号。本发明利用所述热能储能灌对电动车运行过程中动力电机、动力蓄电池等电控部件产生的热能进行回收、存储和再利用,由此有效地节约了电动车的能源,增加了电动车的续航能力;本发明对车内的供暖功能即可通过PTC进行热风功能,又可通过热能储能灌中的液体热能进行辅助供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集成热管理系统、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和热泵空调的制冷及制热循环系统;电池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水泵、第一相变换热器、第一膨胀水壶和电池水冷盘管;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二水泵、第二相变换热器、第二膨胀水壶、散热器和第一电机水冷盘管;热泵空调的制冷及制热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热泵空调、蒸发器和干燥器。电池集成热管理系统、电机集成热管理系统通过相变换热器与热泵空调制冷循环及制热循环系统相连,当制热循环时,相变换热器将储能传递给蒸发器进行预热,当制冷循环时,蒸发器将热量传递给相变换热器储能。本发明系统共用一个蒸发器,减少了蒸发器数量,使车内结构布局合理。
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电池模组热管理方法及装置,电池包箱体内部,由电池模组-导热体-半导体热电组件-液体导热通道形成的导热通路内,所述电池模组热管理方法包括两种工作模式:在高温环境下执行制冷模式,半导体热电组件上部温度下降至环境温度以下,成为制冷面,半导体热电组件下部温度上升,成为散热面,产生的热量通过液体导热通道携带排出;在低温环境下执行加热模式,半导体热电组件上部温度上升,成为加热面,通过导热体热传导将电池模组温度加热以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同时半导体热电组件下部温度下降,成为吸热面。本方法及装置集制冷、加热于一体,结构紧凑、换热高效,能够保证电池始终在最佳温度环境中工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