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内容涉及燃气涡轮发动机及其操作方法,该燃气涡轮发动机包括:外罩;风扇,所述风扇至少部分地由外罩围绕;涡轮机械,所述涡轮机械驱动地联接到风扇,并且至少部分地由外罩围绕。外罩与涡轮机械一起限定旁路气流通道。涡轮机械包括压缩机区段,所述压缩机区段部分地限定核心空气流动路径。涡轮机械还包括:热阱热交换器;和热管理管道组件,所述热管理管道组件限定在入口与出口之间延伸并沿径向方向安置在核心空气流动路径与旁路气流通道之间的热管理管道流动路径,所述出口选择性地与涡轮机械的核心隔室气流连通,并且热阱热交换器安置成与热管理涵道流动路径热连通,用于在操作期间将热量传递到通过热管理涵道流动路径的气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载动力电池组的双向主动均衡装置及其系统,系统包括充电电池组、铅酸电池组、管理系统主机和双向主动均衡装置;装置上电时监测充电电池组和铅酸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和环境温度,并输出电压温度信息给管理系统主机;管理系统主机解析并判断电压温度信息中电压和环境温度是否在异常范围内,是则输出加载了均衡指令和 或热管理指令的主机命令给双向主动均衡装置;双向主动均衡装置根据解析出的均衡指令调整对应单体电池的电流直至各串电池电量均衡,根据热管理指令进行升温或降温处理。通过监测电池电压并主动均衡各串电池电量,监测环境温度并自动调整,解决了现有锂电池均衡装置不能实现电能的双向主动均衡的问题。
公开了一种片状可压缩且导热的材料,包括在x-y面基本上平行的多个细长壁,其中所述细长壁包含分散在聚合物基体材料中的导热填料的颗粒。所述细长壁各自在从底部点到顶部点倾斜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其中相邻的细长壁相对于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垂线以交替的方向倾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热片包括波纹状弹性体片,具有前表面和后表面,其中所述波纹状弹性体片的孔隙度为0%至25%;以及其中所述波纹状弹性体片任选地至少部分地嵌入孔隙度大于10%的聚合物泡沫的片中。还公开了包括这种可压缩导热材料的热管理组合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疏水性的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依次包括AL2O3薄膜层、第一胶粘层、铝箔层、第三胶粘层和CPP热封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高疏水性的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具有高疏水性能,可应用于具有特殊要求的动力汽车电池pack,即采用液冷的方式进行电池热管理。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轨列车电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有轨电车车载快速充电动力锂电池系统,包括电池模块、与电池模块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用于电池模块散热的热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BMS和热管理系统独立设置,电池管理系统BMS与通讯信号接口输出连接,电池管理系统BMS与动力硬件接口和电池模块双向连接,电池模块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管理系统冷却后向外界排出,通讯信号接口与整车控制系统连接,动力硬件接口与外部充电系统和牵引变流系统连接,采用高倍率25Ah钛酸锂电芯组成150kwh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充电存储列车正线路的运行所需能量,系统内部分为四组电池组、BMS管理系统和热管理系统独立设计,提高电池系统和整车的可靠性。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膨胀罐,通过在所述罐体内设置去离子器,使燃料电池系统所占体积减小,并提高了集成度,同时,由于去离子器集成在膨胀罐内,所以在更换去离子器时,无需将系统内冷却液全部放掉,节约了更换时间。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溢流管口,能够保证冷却液压力可控,并能与空气、氢气两侧压力均衡;能够有效解决水泵急停时,冷却液逆冲进膨胀罐溢出的问题,确保燃料电池冷却液不被污染,保证燃料电池运行安全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复合热管的蓄能装置热管理系统,该系统由蓄能元件、复合热管和换热元件组成,复合热管由蒸发器、冷凝器以及连接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蒸发通道和冷凝通道组成。当蓄能元件散热时,蒸发器由多根扁管及连接扁管的通道A和通道B组成,扁管与蓄能元件贴合,换热元件与冷凝器贴合。当对蓄能元件进行加热时,复合热管的冷凝器由多根扁管及连接扁管的通道A和通道B组成,连接在蒸发通道和冷凝通道之间的腔体为蒸发器,扁管与蓄能元件贴合,换热元件与蒸发器贴合。这种热管理系统,可以自发地、迅速地将蓄能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出,提高单体蓄能元件之间的均温性,增加蓄能装置的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并提高其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自然冷却功能的直膨式电池热管理系统,空调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风机、冷凝器,压缩机的上游设置有电磁阀,压缩机的下游设置有单向阀,冷凝器的下游设置有电子膨胀阀;电池管理模块包括板式换热器、电池冷板,板式热换器的下游和电池冷板的上游之间设置有制冷剂泵,板式热换器并联在电子膨胀阀和电磁阀之间;板式热换器的下游和制冷剂泵的上游之间设置有电磁三通阀A,电池冷板的下游和板式热换器的上游设置有电磁三通阀B。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的是制冷剂蒸发的方式直接给电池降温,减少了一次换热,换热效率更高,采用制冷剂直接蒸发冷却,可有效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并降低整车自重,降低能源消耗。
本发明公开一种L-CH2型加氢站热管理系统。第一汽化器的进液口连接加氢站的低压液氢储罐的出液口;第一汽化器的出气口与第二汽化器的进气口之间接入中间换热器的管程,第二汽化器的出气口连接至气体混合装置的第一接口;气体混合装置的第二接口与加氢站高压储氢容器接管相连,第三接口与氢气预冷器的氢气入口相连,氢气预冷器的氢气出口连接至高压氢气加气枪;氢气预冷器的预冷液进口和预冷液出口之间接入中间换热器的壳程,由氢气预冷器流出的预冷液经过中间换热器内低温氢气的冷却后,流回至氢气预冷器内进行循环。本发明无需采用冷能回收技术,利用液氢携带冷量进行高压氢气预冷,省去传统L-CH2型加氢站高压氢气加注时的预冷能耗。
公开了用于管理服装的穿着者的舒适度的系统和方法。一种方法包括:使用被设置为邻近一件服装的第一传感器确定第一环境特性;使用被设置为邻近该件服装的第二传感器确定第二环境特性;至少基于第一环境特性和第二环境特性确定舒适度特征码;并且至少基于舒适度特征码向该件服装的穿着者提供响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水冷模组,包括电池模组主体,所述电池模组主体包括多个从上到下垂直分布的电芯单元(5);所述电池模组主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端盖(3);所述电池模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侧板(1);所述电池模组主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盖板(2);所述侧板(1)内具有用于进行冷却液循环的、中空的循环水道;所述侧板(1)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水冷接头(4);所述循环水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水冷接头(4)相连通。本发明可以在保证电动乘用车中电池模组的安装空间和安装高度不变的基础上,保证水冷结构对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从而保证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降低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风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混合输出装置及输出方法,包括燃料电池电堆、供液装置、供气装置、锂离子电池和负载;特点是燃料电池电堆、供液装置、供气装置和负载与配电模块连接;配电模块和燃料电池电堆之间设第一DC DC电源转换模块,配电模块与负载之间设第二DC DC电源转换模块;燃料电池电堆上设电堆性能检测装置,锂离子电池上设锂离子电池性能检测装置;配电模块、电堆性能检测装置、锂离子电池性能检测装置均与主控制器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锂离子电池与燃料电池的配合为负载进行混合供电,弥补在燃料电池系统没达到较理想工作条件时欠缺的功率,解决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系统在低温时启动时间过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