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芯模块,包括电芯和用于安装电芯的电芯支架;该电芯支架包括由绝缘材质制成的模块框架,该模块框架内设置有空孔、进水口和出水口,该空孔与该进水口以及出水口相互隔离;该模块框架内设置有散热片且该散热片经空孔显露在外,该电芯经空孔贴附在该散热片上;该模块框架内还设置有可与该散热片热交换的流体管,该流体管环绕该散热片布置并与该散热片相接;该流体管伸入至进水口与出水口内,流体管内设置有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流体通道。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该电芯模块的电池模组和软包动力电池。本发明具有电芯加热及降温效果优异、电池模组的热场均匀且便于装配、软包动力电池热管理效果好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轨电车储能热管理系统和方法,包括储能组件、储能箱体、驱动器、控制器、温度检测器和人机交互装置;所述储能组件,包括多个储能单体构成,在每个储能单体之间设置有变相散热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驱动器、温度检测器和人机交互装置通信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温度检测器监测储能组件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根据耦合热管理控制策略进行分析,从而由控制器发信号给驱动器对进风导流板、进风阀门与进风风扇进行控制,构建自然风与空调风相互配合的耦合风冷调节储能组温度。本发明能够有效对储能系统进行散热和加热,大大增强的热管理的效率,提高储能系统的寿命,并且还提高了有轨电车整车能量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分级管理及控制系统,包括:将储能电池分为若干电池簇并联到直流总线中,每一个电池簇由若干节电池单体串联组成;将每一个电池簇划分为若干电池模块,每一个电池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体;为每一个电池模块设置从控单元,为每一个电池簇设置主控单元,每一个电池模块的从控单元分别通过CAN总线与该电池模块所在电池簇对应的主控单元通信,每一个电池簇对应的主控单元分别通过CAN总线与总控单元通信。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分为三级管理单元,各层级中的控制模块分工协作,在各自的层级完成管理分配的工作,能够提高管理单元对系统故障的响应时间,对出现的电池故障做出快速处理。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诊断系统和诊断方法。诊断系统包括热管理控制器和执行件,其中:所述热管理控制器,用于向所述执行件发送包含控制量的控制信号;所述执行件,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执行操作并检测实际量,向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发送包含实际量的反馈信号;所述热管理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实际量与所述控制量进行比对,当所述实际量与所述控制量相符时,判定所述执行件工作正常,当所述实际量与所述控制量不相符时,判定所述执行件工作不正常。本发明实施方式利用各执行件的自身诊断功能对热管理系统进行状态和故障直接诊断,而不是针对热管理系统所服务的部件进行诊断,可以及时检测到故障,还保证了检测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包括:乘员舱加热回路、电池热管理回路、制冷剂回路和第一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的第一通道串接入电池热管理回路中,第一蒸发器的第二通道串接入制冷剂回路中,第一蒸发器用于将电池热管理回路中产生的热量热交换至制冷剂回路中;制冷剂回路中的第一冷凝器串接于乘员舱加热回路中,用于加热所述乘员舱。本实用新型将电池、电机产生的热量交换至制冷系统中,充分利用了电池、电机产生的热量,提高了整车的电量的利用效率。此外,在温度适宜的时候,使用散热水箱同时对电池和电机进行散热,不需额外启动空气压缩机,大大地节省了电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化镁燃料电池吸放H2热管理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包括氢气支路、反应罐、控温装置以及导热油管道,氢气支路与反应罐相连通,控温装置包括加热单元和冷却单元,加热单元包括油箱、油泵以及加热器;冷却单元包括冷却水管道,导热油管道的热交换段与冷却水管道之间通过热交换器进行热传递。试验方法包括检查气密性,抽真空激活镁块、回路启动与运行、启动油泵,打开加热段内的加热器、进行试验、回路关闭。本发明能够实现试验参数简便快速的调节的同时又能够确保氢化镁始终处在最佳的热环境下循环运行。该热管理试验装置试验时处于低压状态,安全经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液冷电池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器,所述的整车控制器分别连接液冷电池制冷循环回路、驾驶舱制冷循环回路和动力电池制热 冷回路。本实用新型中整车控制器根据驾驶舱空调开关指令和电池管理系统需求工况确定电磁阀S1、电磁阀S2、电子水泵、冷却风机的开关,根据电池出入水口温度、BMS需求工况及当前车速确定压缩机转速需求或WPTC功率需求;根据冷媒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和三态压力开关状态,判断是否关闭压缩机并上报压力故障,省去了专用的空调控制器或电池热管理控制器,节约了成本,并且通过驾驶舱制冷回路和电池制冷回路的解耦控制,有效的平衡了驾驶舱舒适性和动力电池冷却之间的矛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铝带热管结合复合相变材料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箱体、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若干锂电池体,每个锂电池体面积最大的两侧面均对称地紧贴设置有复合相变材料和铝带热管,所述铝带热管的冷端延伸至箱体外部的外部空冷装置进行强化散热。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超薄铝带热管,节约了散热系统占用空间;相变材料拥有巨大的相变潜热,在低倍率充放电时可以依靠相变材料散热,高倍率充放电时,又能利用相变潜热减少热冲击;同时利用外部空冷装置辅助散热。锂电池体、复合相变材料和铝带热管夹层式排布且完全贴合,散热效率高。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控制动力电池的温度,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管理飞机或燃气涡轮发动机中的至少一者的热量转移的系统包括利用油以用于热量转移的第一发动机系统(202)。第一系统的油具有至少大约500℉的温度极限。该系统还包括燃料系统(206),该燃料系统(206)具有用于使燃料系统(206)中的燃料脱氧的脱氧单元(212)、以及位于脱氧单元(212)下游的燃料-油热交换器。燃料-油热交换器与第一发动机系统(202)中的油和燃料系统(206)中的燃料热连通,以用于将热量从第一发动机系统(202)中的油转移至燃料系统(206)中的燃料。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系统发热功率测试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控制设置在温箱内的电池系统执行至少一次充放电;在每次所述充放电过程中通过热管理系统对所述电池系统进行热管理;记录所述热管理系统在调节所述电池系统温度过程中的至少一个冷却液温度变化量;基于所述至少一个冷却液温度变化量确定所述电池系统的至少一个发热功率。测试方法简单方便、测试费用低廉、测试结果可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相变材料热仿真分析方法,包含:步骤1,建立小球状相变材料热仿真分析模型;步骤2,基于非线性1阶球坐标热传导基础方程式和有限差分法解析;步骤3,针对相变过程,导入热焓与温度关系式;步骤4,针对小球状相变材料定义热仿真分析所需的材料属性、边界条件、初始温度;步骤5,采用EXCEL2010宏功能进行方程式运算,实现相变材料的热仿真分析;步骤6,试验验证。本发明能够在没有专业软件的条件下,通过EXCEL平台实现相变材料的热仿真分析,判断相变过程中物质变化状态、温度,为潜热散热 加热设计提供有力参考,可扩展至其他相变材料的热仿真分析,应用广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模拟实训装置,包括:存储机构、加热机构、分流阀、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分流阀出水端包括:第一分流道与第二分流道,所述第一分流道与冷却机构管道连接,所述冷却机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分流道交汇后与所述存储机构管道连接;所述观察液中设置有荧光物质,所述管道连接的管道为透光材质管道。通过简易但不简单的机构模拟了真实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以及原理,并且于各部分之间通过透明管道连接,并于观察液中加入荧光物质,便于教师进行讲解,生动的展现了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及其工作原理,使得学生可以观察到观察液的运动方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