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盒,其支撑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的结构和确保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的热管理,允许对所述电池单元环境进行温度控制以确保其最优运行条件,该电池盒包括至少一个铝中空型材,其中所述铝中空型材包括至少两个腔室,其中至少一个腔室填充有具有熔点T1F的第一相变材料并且至少一个腔室填充有具有熔点T2F的第二相变材料,其中T1F>T2F。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单冷却水箱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冷凝子系统、动力总成子系统和电池包子系统,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冷凝子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组成的冷却回路,所述动力总成子系统包括电机、冷却水箱、第一水泵以及管路形成的动力回路,所述电池包子系统包括电池包、第二水泵以及管路形成的电池包回路,在所述动力回路连接至水箱的进口位置的管路和所述电池包的出口位置的管路之间安装调节阀,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系统中的若干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给新能源汽车辆提供了可在两种冷却回路模式下切换的热管理系统,以适应汽车不同的工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PTC液体加热总成,其解决了PTC加热器换热效果较差、轻量化较差以及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其设有主箱体和控制箱,主箱体与控制箱固定连接;主箱体内设有PTC加热芯体,PTC加热芯体由间隔设置的铝扁管和加热管组成;主箱体内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汇流部和后汇流部,前汇流部设有前汇流腔,后汇流部设有后汇流腔,PTC加热芯体的铝扁管前端插入前汇流部的前汇流腔内,铝扁管后端插入后汇流部的后汇流腔内;前汇流部上设有与前汇流腔相连通的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从主箱体的前端伸出,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汽车加热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用汽车级整车控制器,包括带有控制器外部接口的壳体,设置在控制器壳体内的整车控制器电路;整车控制器电路包括整车控制微处理器、整车电源管理单元、整车驱动微处理器、整车数据采集驱动单元、整车通讯单元。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整车控制器设计采用核心控制与接口采集驱动分开隔离设计,系统设计灵活,设计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结构简单紧凑,易于装配,各部件设计易于产品化,并具有高安全、高稳定和高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MS热管理系统,包括BMS、膨胀装置、加热器、热交换器、循环泵、第一温度传感器、三通阀、散热器、空调冷却回路和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增设了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三通阀,在BMS的电芯受到冷热冲击时,能配合控制器使三通阀联通第二冷却液出口而截止第一冷却液出口,从而将冷却液与BMS内部隔离,避免了冷却液温度过低或过高时对电芯的冷冲击或热冲击,延长了电芯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动力能源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液冷板及安装其的电池模组。液冷板包括板主体和设置于板主体内部的若干流道,还包括设置所述流道之间的至少一个冂字形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板主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PTC加热器的加热腔。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地将PTC加热器与纯水冷板结合,热量直接传导到液冷板内的流道,热效率很高,而且节省了外部热管理系统的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翅片复合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模组热管理系统,涉及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领域,包括铝制电池盒,铝制电池盒内固定有若干相间隔排布的方形磷酸铁锂电池模组和散热结构,所述磷酸铁锂电池模组上表面固定有磷酸铁锂电池极耳,所述散热结构由一对基板和整列排布在一对基板之间的若干个散热翅片构成,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填充有相变材料。整个热管理系统克服了传统热管理系统传热面积小,相变材料导热率低,相变材料和电池之间换热效率低等弊端,通过翅片结构改善相变材料的热传导与热对流,使得电池升温速率降低,电池模组温度梯度减小,提高电池安全性、工作性能和耐用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循环的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BMS、热管理控制器、压缩机、PTC加热器A和PTC加热器B,所述电池包BMS一端连接有电池包进水口温度传感器,另一端连接有电池包出水口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包进水口温度传感器一侧连接有三通换向阀B,所述三通换向阀A一侧连接有冷却器,另一侧连接电池散热器,所述电池散热器一侧连接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一侧连接有电动水泵A,另一侧连接有冷却器,所述电动水泵A一侧连接有PTC加热器B;该种基于双循环的动力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解决了对水冷电池包加热和冷却的问题,在冷却工况时引入双循环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压缩机能耗。
提供一种高寒地区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集装箱内通过墙体分割成电池室和设备室,该管理系统还包括:墙体的上部开设有电池室进风口,墙体的下部开设有电池室出风口;导风管道穿过电池室进风口,将设备室内的热量导入电池室内;设置在设备室内设备上的轴流风机,轴流风机将所述设备产生的热量导入导风管道;设置在电池室进风口的第一百叶;第一百叶关闭后,导风管道封闭;设置在电池室出风口的第二百叶。本发明具有降低集装箱系统的加热损耗,提高系统的经济性能以及为电池提供了良好的温度环境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安装电池的底座、下端开口的防护箱、第一进气管道、第二进气管道和第三进气管道;所述底座由扁平状的下端开口的盒体和连接在盒体下端的底板组成,所述盒体的上端面上位于凹槽的外侧遍布有透气孔;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的一端与盒体的空腔相连通,另一端设置有集气罩,所述第一进气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集气罩的大口端朝向汽车的前方;所述第二进气管道的一端与盒体的空腔相连通,另一端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所述第三进气管道的一端与盒体的空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汽车空调的出风管相连通;本发明可有效的对电池进行热管理,使电池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保证电池拥有正常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电池组制冷剂直冷和热管复合冷却系统,通过在电池间布置扁状热管阵列与电池直接接触进行高效换热,将热量迅速传递至底置的蒸发冷板中,由其中的制冷剂蒸发进行高强度快速冷却,与间冷形式相比,实现制冷剂在膨胀阀节流后进入冷板直接蒸发换热急速冷却电池包,与现有的直冷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复合热管直冷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电池包严苛工况下的换热能力,结构可靠性和轻量化也得到极大提升。同时提出针对高温环境和大负荷行驶工况,调控风机转速、压缩机转速、电磁阀开度来调节匹配相应工况下电池供冷量的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电池包严苛工况下最佳温度保障能力。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散热系统包括风冷装置、水冷装置和热管理模块;风冷装置设置于器件容置腔的腔壁与柜体的外壳之间,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风道、第三风道和第二风道;水冷装置包括热交换器件、流通管道、散热量检测模块和流量调节模块,热交换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三风道内;散热量检测模块、流量调节模块和热交换器件均设置于流通管道上;热管理模块与散热量检测模块和流量调节模块均信号连接,以根据器件总能耗和和散热量检测模块的信息控制流量调节模块工作和 或控制所述风冷装置工作。本申请能够提高机柜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能效,尽可能实现电子设备的热 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