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包、车辆及储能装置,该电池包包括盖板、电池舱体、电池及半导体制冷装置,所述盖板与电池舱体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电池位于密封空间内;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位于盖板和 或电池舱体上,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引出电流的第一、第二电流输出端子,所述半导体制冷装置包括第一、第二电接头,第一电接头与第一电流输出端子电连接,所述盖板下方设有导电变形件,所述导电变形件能在电池发热时电池舱体内压力增加的作用下使第二电接头与第二电流输出端子电连接,形成第一电流输出端子、第二电流输出端子和半导体制冷装置回路。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包降低了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复杂度,结构简单,制热制冷效率高,安全性能好。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池系统热管理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该方法通过控制需要进行热操作的电池包对应风扇的工作状态,获取电池系统中若干电池串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每个电池串的温度信息;根据所述电池串的温度信息,生成热操作指令;根据所述热操作指令,控制与电池串对应的降温器件对电池串中的电池包进行降温。一方面,达到降温器件控制的最优化,实现降温器件寿命的最大化利用;另一方面,无需若干个降温器件同时开启,不会因产生较大瞬时冲击电流而影响电池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热管理和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包括温差发电模块、冷却加热模块和电子控制模块,所述温差发电模块与电池模组连接,用于实现电池模组散发热量的回收并向外部供电,所述冷却加热模块与温差发电模块连接,用于向温差发电模块提供冷却液以制造温差,还用于实现电池模组的降温或温度加热,所述电子控制模块与温差发电模块和冷却加热模块连接,用于实现温差发电和冷却加热的动态控制,当电池模组的温度较高、过高、较低和过低时,利用电子控制模块实现对温差发电模块和冷却加热模块的控制,极大的增强了电池模组的高温散热能力和低温保温能力。
一种服务器加装环路热管换热器和贯流风机的数据中心机柜复合热管理系统,属于数据中心高效散热领域。本发明通过环路热管和贯流风机结合的散热方式解决了机房内服务器热积聚问题。主要包括:第一服务器(1-1)、第一主板(2-1)、第一环路热管蒸发段(3-1)、第一环路热管蒸汽管线(4-1)、第一环路热管液体管线(5-1)、第一环路热管冷凝段(6-1)、服务器机柜(7)、条缝风口(8)、贯流风机(9)、第一环路热管换热器(10-1)等。本发明通过环路热管导出服务器中主板的发热量,通过贯流风机引入外界空气带走热量,减少了服务器内的局部热点,增强换热性能,提高了系统安全性。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遮蔽空间体积免遭辐射源的透明多层体和包括该多层体的窗玻璃或窗玻璃元件,所述透明多层体以下列顺序包括a)任选的保护层a,b)基于热塑性聚合物,尤其芳族聚碳酸酯的基底层b,其具有根据DIN ISO 13468-2:2006(D65,10°)在4毫米的层厚度下测定的至少3 0%的在380至780纳米的范围内的透光率和根据ISO 13837:2008在4毫米的层厚度下测定的小于40%的TDS值,其中所述基底层含有至少0 001重量%的非炭黑的IR吸收剂,c)任选的具有600微米的最大厚度的基于热塑性聚合物的其它层c,d)至少一个金属层d,其包含选自Ag、Al、Au、Pt、Fe、Cr、Sn、In、Ti、Pd、Nb、Cu、V或其合金的至少一种元素,其中所有金属层的厚度总和为1纳米至最多30纳米,和e)任选的保护层e,其中基底层b的至少60%被金属层d覆盖,从层d)往后的层,包括保护层e,具有最多100纳米的总厚度,且所述金属层安置在基底层b的一面上,这一面被规定位于多层体的背离辐射源的那面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节温器与三通装置将冷却回路分成大小两个循环,采用节温器对不同支路冷却水流量进行控制,使燃料电池与蓄电池同时工作在最佳温度区间,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性,所提出的加热装置保证了燃料电池与蓄电池在低温下正常启动,所提出的离子交换器使冷却水中导电率维持在合理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填充在电池组周围的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石墨散热器,所述第一石墨散热器上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贯穿孔,所述相变材料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石墨散热器;其中,所述相变材料的侧面设置有第三石墨散热器,所述第三石墨散热器与所述第一石墨散热器和所述第二石墨散热器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三石墨散热器与第一石墨散热器和第二石墨散热器围成一个密闭的容纳空间,所述电池组和所述相变材料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效率高的特点,能够将电池组内部产生的热量及时传导至外界。
本文公开了用于包含异构的多处理器片上系统(“SoC”)的便携式计算设备中的能效感知热管理的方法和系统的各种实施例。由于该异构的多处理器SoC中的各个处理部件可能在给定的温度,呈现不同的处理效率,因此可以利用能效感知热管理技术(其对各个处理部件在它们测量的操作温度时的性能数据进行比较),以便通过调整针对最低能效处理部件的电源、将工作负载重新分配离开最低能效处理部件、或者转换最低能效处理部件的功率模式,来优化服务质量(“QoS”)。用这些方式,该解决方案的实施例对跨SoC用于处理一个MIPS的工作负载所消耗的平均功率量进行优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醇燃料电池的智能废热管理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甲醇燃料电池的智能热管理系统,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废热回收。其特征在于:甲醇燃料电池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用于传递热能的冷却液循环管路,冷却液泵,蒸汽发生器,冷却液散热器,冷却液补给罐;废热回收系统,包括水泵,电磁三通阀,储水箱,蒸汽发生器,热机发电机组,动力蓄电池;智能控制系统。
一种全气候应用的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通讯系统,所述的电池包由多个电池串并联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由电池电压电流侦测和充放电控制组成;所述的通讯系统是监控设备系统,控制设备或监测设备通过网络总线,实时监测到电池的状况;所述的热管理系统主要由半导体制冷热片和电源控制模块组成;根据通讯系统指令半导体制冷热片加热或制冷;系统可自行侦测电池包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通过比较相对温度与绝对温度,计算出合理的补偿曲线,进行制冷或加热。在最省电的情况下,满足负载需求;系统集成的网络总线功能,控制设备或监测设备可通过网络总线,实时监测到电池的状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管控器、电池模组、水冷循环系统以及散热循环系统;水冷循环系统通过冷却回路连接电池模组并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制冷;散热循环系统通过散热回路连接电池模组并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散热;电池管控器监测所述电池模组的温度,其中:当所述电池管控器监测到电池模组的温度高于预设温阈值T1以及检测到的当前环境温度值高于预设温阈值T2时,判断启动或停止所述水冷循环系统和 或散热循环系统。本发明设计合理,可以在保证电池组动力的提前下充分发挥电池的性能,保证电池的寿命和提高整车的动力性,降低了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制造难度与制造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热管理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多个导流板、驱动机构、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导流板分别位于单体电池的底部和侧面;驱动机构与导流板连接,驱动导流板与单体电池底部和 或侧面的贴合或分离;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每个单体电池底部和侧面的温度信号;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驱动机构连接;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信号控制驱动机构使导流板与单体电池底部和 或侧面贴合或分离。解决了电池模组内部单体电池各个位置温度不均衡性,保证了单体电池的温度一致性,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