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续管理机动车辆中的热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初始化设置在所述机动车辆中的控制器内的连续热能管理控制回路;计算所述机动车辆所配备的热管理系统中的储能数量;计算所述热管理系统中的废弃热能数量;确定所述热管理系统的部件内是否需要热能;选择性地产生热能;选择性地将热能传输到所述热管理系统的所述部件;确定所述热管理系统的热存储容量;确定所述热管理系统内是否存在热能不足;以及选择性地将携带热能的液体流引导到热能储存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及其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制冷循环回路、电机换热支路、电池换热支路和发动机换热支路,其中,空调制冷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换热器,换热器的第一组接口用于连接蒸发器,电机换热支路、电池换热支路、发动机换热支路并联连接并通过水阀连接换热器的第二组接口。本发明通过控制空调制冷循环回路实现车内制冷,通过空调制冷循环回路和电池换热支路实现电池制冷,通过空调制冷循环回路和电机换热支路实现电机制冷,通过电池换热支路和发动机换热支路,实现利用发动机余热为电池加热,通过电机换热支路和电池换热支路,实现利用电机的余热为电池加热,实现了整车能量的高效利用。
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具有第一泵的第一冷却剂环路、具有第二泵的第二冷却剂环路、以及制冷剂环路。四通阀可选择性地配置用于维持该第一和第二冷却剂环路分开、或者将该第一和第二冷却剂环路组合成可用该第一泵和该第二泵之一来操作的单一冷却剂环路。该制冷剂环路包括用于调节空气的内部冷凝器、以及用于从冷却剂提取热量的冷却器。该热管理系统能够以多种模式来操作,取决于被该热管理系统加热和冷却的部件的热状态。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车载设备的冷却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热管理控制器、温度采集器、散热器、水泵、三通阀、充电车载设备。水泵、三通阀、充电车载设备、散热器依次管路连接,充电车载设备包括无线充电车载设备和车载充电机,分别与三通阀管路连通,形成接触式充电和无线充电的冷却回路。在充电启动过程中,整车控制器将充电模式发送给热管理控制器,充电过程中,温度采集器实时检测车载设备的温度信息,并将温度参数上报给热管理控制器,当温度超过设定温度值后,热管理控制器发送指令开启水泵、切换三通阀至对应充电车载设备冷却回路,在水泵作用下形成冷却循环回路。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该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回路、电驱热管理回路、以及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同时设置在所述热泵空调系统和所述电池热管理回路中,所述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冷凝器、室内蒸发器和室外换热器,所述电池热管理回路包括动力电池、第一水泵和第一PTC加热器,所述电驱热管理回路包括电机、第二水泵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共用一个冷却风扇。该车辆热管理系统中的热泵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回路、电驱热管理回路彼此独立、结构简单,可单独对动力电池、电机和乘员舱进行热管理,热管理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R290热泵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电动压缩机、冷凝器、HVAC总成、电磁四通阀、电子风扇、热交换器、电子水泵、烃类物质浓度传感器,电动压缩机采用R290制冷剂。电动压缩机制连接电磁四通阀第一端口,电磁四通阀第二端口连接冷凝器,电磁四通阀第三端口连接电动压缩机,电磁四通阀第四端口连接热交换器制冷剂通道,热交换器制冷剂通道连接冷凝器;热交换器载冷剂通道分别连接冷却水管路、蒸发器,热交换器载冷剂通道连接电子水泵,电子水泵分别连接冷却水管路、蒸发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存在的不环保、环境适用性差、热泵效率低、系统兼容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用热管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DCDC温度传感器、OBC温度传感器、Motor温度传感器、电机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热管理控制器,所述DCDC温度传感器、所述OBC温度传感器、所述Motor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机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热管理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分别与水路循环水泵和散热风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整车热管理系统,采用风冷、水冷混合的方式,且这一冷却系统同时对包括DCDC转换器、充电机、电机和电机控制器在内的多个零部件进行冷却,达到整车热管理的目的。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该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回路、电驱热管理回路、以及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同时设置在所述热泵空调系统和所述电池热管理回路中,所述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冷凝器、室内蒸发器和室外换热器,所述电池热管理回路包括动力电池、第一水泵,所述电驱热管理回路包括电机、第二水泵和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室外换热器共用一个冷却风扇。该车辆热管理系统中的热泵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回路、电驱热管理回路彼此独立、结构简单,可单独对动力电池、电机和乘员舱进行热管理,热管理效率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毛细管网辐射末端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包括热泵型制冷系统、电池箱热管理系统和毛细管网辐射末端空调系统;其中,热泵型制冷系统包括热泵型冷水机组、循环水泵、电磁阀等;电池箱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第一控制器、动力电池组、微通道冷板以及温度传感器,电池箱温度信号传递到第一控制器,从而向第一电磁阀和热泵型冷水机组发出控制指令;毛细管网辐射末端空调系统包括第二控制器、毛细管网辐射末端和乘员舱温度传感器,乘员舱温度信号传递到第二控制器,从而向第二电磁阀和辅助电加热系统发出控制指令。本发明采用同一循环回路既满足了电池箱的热管理要求,又满足了乘员舱的夏季供冷 冬季供热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多孔材料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组电池箱和空气处理系统;其中,动力电池组电池箱包括电池箱体以及阵列布置在电池箱体内的电池单元,空气处理系统为热泵型制冷系统,包括室内机部分和室外机部分,用于净化、冷却 加热循环空气;电池箱体内还包括沿电池单元径向设置的至少一个多孔材料板,多孔材料板开设有大于电池单元端面尺寸的开孔,电池单元插入在多孔材料板的开孔中,电池单元与多孔材料板接触部分填充有导热塑料。本发明不仅能够保证动力电池组处于最佳温度范围内运行,而且能有效缓解电动汽车发生意外碰撞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综合提高了动力电池组的工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加工机床整机结构热力学建模与热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高速加工机床三维数字化建模;步骤2:高速加工机床主要热源发热功率和相关换热系数计算计算;步骤3:机床平面结合部热阻参数计算;步骤4:高速加工机床整机结构热力学建模与热特性计算;步骤5:高速加工机床整机结构热态设计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高速加工机床整机结构热力学设计方法,能够大幅提高高速加工机床整机结构热力学建模精度,缩短设计周期。不仅便于高速加工机床的正向设计,而且提高一次设计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管理电池模组。包括铝盒、多包电芯和缓冲棉,所述热管理电池模组还包括散热层,所述电芯的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多包电芯平行堆叠组成电芯模组,每两包电芯之间通过缓冲棉或散热层相连,或者两包电芯直接相连,所述电芯模组设于铝盒内,所述电芯模组的底部与铝盒内的模组散热底板通过散热膏相连。本实用新型取消模组散热铝块,通过设置散热板,改进了传热路径和方式,提高散热效率,延长了电池模组使用寿命,且电芯底部为平面设计,增加了电芯与散热膏的接触面积,减小了传热路径,提高散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