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组件、第一流体控制组件、换热组件至少包括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和第三流体通道,第一流体控制组件包括基座主体,基座主体包括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和平台部,第二凸出部连接平台部,平台部朝向换热组件且平台部与换热组件固定;第一流体控制组件的第一凸出部具有第一端口,第一流体控制组件的平台部具有第二端口;在第一流体控制组件位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导通;在位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截止导通。通过换热组件、流体控制组件集成在一起,占用空间较小,重量相对较轻。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改进的照明系统和 或其制备方法。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照明系统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孔隙的玻璃基板。发光二极管LED或其他光源被配置在所述孔隙的一个末端,使直接穿过所述玻璃基板的所述孔隙的来自所述LED的光,退出所述孔隙的相反端。所述孔隙的内表面具有类似银的镜面反射材料,来反射从所述LED发射的光。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远程磷光体或层相对于所述LED被配置在所述孔隙的另一末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透镜配置在所述孔隙中位于所述远程磷光体与所述LED之间。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温控热开关的热管-PCM耦合热管理模块,包括动力电池组和热管理系统,电池箱体内排列有若干电池单体,相邻电池单体间及最外侧电池表面与箱体间隙填充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内布置热管构成相变材料热管耦合散热模块;热管冷凝端装有热开关,底部加装肋板,肋板伸出至风道;风道布置于箱体底部,利用汽车底盘处行驶时存在的自然风,无多余功耗;热开关由上部热管夹板和下部肋板配合而成,动作模式由均布在电池表面及相变材料间的温度传感器电控。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稳固、运行稳定性好等优点,能保持电池组温度在工作范围内且均匀性良好,电池组串并联后可适应不同电动设备要求,适用范围广。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其包括电池及暖风芯体热管理系统、以及换热器,换热器同时设置在空调系统和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电池及暖风芯体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液流路、第二冷却液流路和四通阀,第一冷却液流路上设置有换热器、第一水泵和动力电池,第一冷却液流路的一端与四通阀的第一端口相连,另一端与四通阀的第二端口相连;第二冷却液流路包括冷却液干路、第一冷却液支路和第二冷却液支路,冷却液干路上设置有第二水泵、第一PTC加热器,第一冷却液支路上设置有暖风芯体,第二冷却液支路为短接支路,冷却液干路的一端与四通阀的第三端口相连,另一端选择性地通过第一冷却液支路或第二冷却液支路与四通阀的第四端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热管理的电池结构,包括主要由电芯构成的模组主体,还包括与模组主体固定连接的热管,热管具有与模组主体内电芯进行换热的主换热部,热管还分别与直冷系统和加热系统相连。通过集成于模组内的热管提高了电池温度管理系统中的温度传导效率,从而提高热管理效率,降低热管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箱中电芯温度的采集结构,所述电池箱中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软包电芯(1);任意相邻的两个软包电芯(1)之间,设置有一个绝热缓冲材料层(2);每个绝热缓冲材料层(2)中具有一个传感器安装孔,该传感器安装孔中嵌入有一个温度传感器(3),所述温度传感器(3)的探头与位于预设一侧的软包电芯(1)的侧面相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3)用于采集该软包电芯(1)的表面温度;温度传感器(3),与外部温度采集设备相连接,用于将所采集的温度数据传递给外部温度采集设备。本实用新型能够更为准确地采集电动汽车辆电池箱中电芯的温度,以便于进一步对电芯实时热管理,提高电动汽车辆电池箱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纵向通道结构的牵引电池热板。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牵引电池组件。该牵引电池组件可包括电池单元阵列和热板,所述热板被构造为支撑所述电池单元阵列。所述热板可限定进入端口、两个外通道、至少三个内通道和排出端口,所述两个外通道中的每个均具有与所述进入端口连通的通道入口,所述至少三个内通道设置在所述外通道之间。所述端口和通道可被布置为使得行进穿过任意两个相邻的通道的流体沿相反的方向流动,当流体离开热板时,流体从内通道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流入到所述排出端口中而不是首先进入所述通道入口。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热管理管路的测试系统和方法。测试系统包括第一传感器、测试装置和第一执行器,其中: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电动汽车热管理管路中的第一传感信号;测试装置,与第一执行器和第一传感器连接,用于基于第一传感信号生成用于控制第一执行器的第一控制指令,并向第一执行器发出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执行器,用于执行第一控制指令。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无需控制器即可对电动汽车热管理管路进行控制测试,节省了测试时间,促进了整车产品开发进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热管理功能的电池系统,其包括一壳体、多个电池芯与至少一温度调控单元。所述多个电池芯设于壳体内。温度调控单元包括至少一散热板与一液体热交换器。散热板包括一均温板、一热交换板与至少一密闭腔体。均温板连接于热交换板,均温板延伸于所述多个电池芯间以热接触所述多个电池芯,密闭腔体中设有能够进行液汽两相间相变化的工作流体。液体热交换器热接触于热交换板,其中一液体流经液体热交换器内部,用来利用所述液体与散热板的热交换板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用热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总进水管上的进水端总阀门和设置在总回水管上的回水端总阀门,总进水管和总回水管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供热支路,每个供热支路上分别设置有进水端分阀门和回水管分阀门,在总进水管、总回水管和各供热支路上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水压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进水端总阀门、回水端总阀门、进水端分阀门和回水管分阀门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开度的电动执行机构,水温传感器、水压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讯连接,电动执行机构与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讯连接,控制器还连接有若干个分布在房屋内的室温传感器。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简化了用热系统的管理复杂度。
本公开提供了“电力电子装置与电机废热组合加热乘客舱的系统和方法”。一种车辆,包括机油冷却系统,所述机油冷却系统被布置成使机油循环通过电机和机油-冷却剂热交换器。冷却剂系统具有导管,所述导管被布置成使冷却剂循环通过逆变器、加热器芯体和所述热交换器。气候控制系统被布置成使气流循环通过所述加热器芯体以利用来自所述电机和所述逆变器的废热来加热乘客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冷启动功能的车载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其包括动力系统平台热管理单元、燃料电池本体热管理单元和热管理控制器;所述热管理控制器分别与动力系统平台热管理单元、燃料电池本体热管理单元连接,所述动力系统平台热管理单元和燃料电池本体热管理单元连接;还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本发明利用燃料电池汽车在纯电驱动行驶工况下动力系统平台中DC DC、动力控制单元PCU、驱动电机所产生的废热为需要低温启动的燃料电池电堆预热,不仅降低了动力系统平台关键部件的散热能耗,还规避了为燃料电池电堆升温所必需的辅助电加热能耗,从而有效提高了动力电池的电能利用率,延长了燃料电池汽车的续驶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