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用于车辆的进气格栅组件包括:上进气格栅、下进气格栅、上进气格栅开启角度调整组件和下进气格栅开启角度调整组件,上进气格栅开启角度调整组件和下进气格栅开启角度调整组件可分别独立工作,从而对上进气格栅和下进气格栅的开启角度单独进行调整;上进气格栅开启角度调整组件具有第一驱动件,下进气格栅开启角度调整组件具有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集成为一体,并且由共用电机驱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气格栅组件,通过驱动件的集成化设计,可实现单电机控制两组格栅叶片工作的目的,满足不同工况下的热管理需求。

  • 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处理器、热量传递系统、电机电控冷却系统、电池组热管理系统以及与电机电控冷却系统连接的乘客舱热管理系统;其中,热量传递系统分别与电机电控冷却系统、电池组热管理系统、乘客舱热管理系统和处理器连接;处理器用于控制热量传递系统中组件的工作状态,以使乘客舱热管理系统利用电机电控冷却系统产生的热量加热电动汽车的乘客舱,和 或,电池组热管理系统利用电机电控冷却系统产生的热量加热电动汽车中的电池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提高了整车的能量利用率。

  • 一种支持多热沉重构的高速飞行器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持多热沉重构的高速飞行器热管理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进气阀、第二进气阀和第三进气阀,其下游连接有第一三通阀后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上设有制冷系统进气阀,其下游连接第一换向阀、第二换向阀,再连接第一换热器或第二换热器,后至第三换向阀,之后连接至回热器热边处,回热器热边下游连接有制冷涡轮、第四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再连接回热器冷边,下游依次连接有第四换向阀和第一排气管;第四换向阀的出口连接至第二压缩机,第二压缩机连接至第一换向阀处;第二支路上设有供电系统进气阀,供电系统进气阀下游连接有燃烧室、供电涡轮和第二排出管。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支持多热沉重构,各模式切换配合使用。

  •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器、冷却液循环管路、制冷剂循环管路,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一介质通道、第二介质通道;所述冷却液循环管路包括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出口与水泵的入口相连,所述水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的出口与PTC加热器的入口相连,所述PTC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电池组的入口相连;所述PTC加热器内设置有折弯结构的管道。该电池热管理系统,在电池温度较高时进行散热,防止产生热失控事故;在电池温度较低时进行预热,提升电池温度,确保低温下的充电、放电性能和安全性;环绕在PTC陶瓷加热片的U形管道使得冷却液在加热时受热混合均匀,从而充分地利用了热量。

  • 一种基于汽车空调系统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汽车空调系统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器、制冷循环管路、制热循环管路、电池换热循环管路,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一介质通道、第二介质通道、第三介质通道;所述制冷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相连,所述制热循环管路与所述第二介质通道相连;所述电池换热循环管路包括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入口与所述第三介质通道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水泵的出口与电池组的入口相连,所述电池组的出口与所述第三介质通道的入口相连。该电池热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车载空调系统,在电池温度较高时进行散热,防止产生热失控事故;在电池温度较低时进行预热,提升电池温度,确保低温下的充电、放电性能和安全性。

  • 具有热交换器的电子底盘

    本公开的方面大体涉及用于传热或散热的至少一个装置。用于传热或散热的至少一个装置可包括空气-空气热交换器。空气-空气热交换器可包括气流入口和各个槽,以建立流通空气路径。

  • 一种均温液冷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强度可调的均温液冷板,属于热管理领域,涉及动力电池热管理、IGBT等电力电子设备冷却问题。它包括盖板7、流道基板8,其中流道基板8采用了一种沿程换热强度可调的流道结构设计,窄端两侧开有流体进出口,分为均流区2、可调换热区3、汇流区4。其中可调换热区3的翅片沿流体流动方向的尺寸可变、排列密集程度依次增加,通过流道结构的改变,增加流体在流道后半段的流速及换热表面,使换热强度沿流动方向依次提高。该发明通过优化液冷板流道结构,避免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流体热量积累、换热温差降低所造成的换热效果下降的问题,降低了冷却液流量和液冷系统的成本,同时也解决了液冷板换热的均温性和高效性。

  • 一种电池热管理板和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板和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热管理板、液体循环管路和加热装置,液体循环管路与电池热管理板的液体流通通道对应连通,加热装置设置在液体循环管路上,电池热管理板包括板体,板体的第一表面用以对电池进行热管理,第二表面上敷设有隔热层,隔热层能够起到电池热管理板的第二表面绝热的作用,避免热量通过第二表面散到外界空间中,避免造成热量损失,进而提升了电池的加热速率以及加热效率,节约能源。

  • 动力电池箱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箱及车辆。动力电池箱包括箱体和外冷装置,外冷装置设置在箱体的外部,具有与箱体的底板接触换热的吸热部,吸热部用于吸收放置在底板上的电池芯的热量,外冷装置还具有与吸热部相连的散热部,散热部用于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以将吸热部吸收的热量排出;外导热层设置在吸热部与箱体底板之间。底板与电池芯进行热交换,吸热部与底板进行热交换,将电池芯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带走,外导热层提高了底板与吸热部的换热效率,由于外冷系统设置在箱体的外部,不需要在电池箱上开孔,使电池箱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整个外冷装置都处于箱体的外部,没有占用箱体内部的空间,提高了动力电池箱的能量密度。

  • 一种纯电动重卡电池热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纯电动重卡电池热管理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内的冷却液循环冷却组件和制冷剂循环冷却组件;冷却液循环冷却组件和制冷剂冷却循环组件之间通过板式换热器连接;冷却液循环冷却组件包括电子水泵,电子水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板式换热器、出水管组件;电子水泵的入口连接进水管组件;制冷剂冷却循环组件包括冷凝器,冷凝器的入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电动压缩机,板式换热器的出口;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干燥瓶、膨胀阀、板式换热器的入口;冷凝器前面设置有冷凝风机。本装置结构紧凑,便于不同组合安装,适应不同的环境,使得电池组能快速散热,提高控温效果,使其电池组始终保持在正常温度范围内运行。

  • 一体化电驱系统驱动轿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体化电驱系统驱动轿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驱动电机以及轿车空调,所述驱动电机左端的输出轴与风扇叶轮一固定连接,所述风扇叶轮一位于中空管内部,所述中空管右端通过隔热罩与护壳固定连接,所述护壳环形侧面上端连接有十字通管,所述十字通管右端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连接在轿车空调上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风扇叶轮一便于对热量进行带出,并分别流动到车外、车内以及轿车空调处,节省了能源损耗,且便于通过轿车空调以及连接管道对车内进行制冷以及制热,也便于通过风扇叶轮二带动冷气流动,实现对驱动电机进行吹拂散热,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且提高了散热效果。

  • 车辆散热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车辆散热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散热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车辆散热控制方法包括:检测车辆的行驶速度,并判断所检测的行驶速度是否大于预设的行驶速度阈值;当所检测的行驶速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行驶速度阈值时,控制车辆的高压电池包来驱动车辆的散热装置运行以用于冷却车辆的发热部件,且控制拒绝车辆进入散热后运行工况;当所检测的行驶速度小于行驶速度阈值时,检测车辆是否满足进入散热后运行条件。由此,相比于整车下电就进行散热后运行处理,避免了在一些特殊工况下控制器在不同散热策略之间的来回切换,节约了资源消耗,并且在车辆处于低速状态时才实施散热后运行处理,优化了车辆的散热后运行的散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