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商务网-热传散热产品智能制造信息平台
信息列表
  • 整车能量流测试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车能量流测试系统及方法,涉及整车能量流测试技术领域。该整车能量流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和与上位机通信连接的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同步采集并记录整车的多个子系统的实时数据,并将实时数据传递至上位机。上位机用于接收并监测实时数据,以获取整车级能量流。该整车能量流测试系统能够实现整车级的能量流测试,了解分析整车在不同使用环境、不同使用工况下能量流情况,从而为整车各系统、各部件效率优化及降低整车能量消耗率提供依据和支撑,提高整车系统集成匹配能力,优化整车架构及整车控制策略。

  • 一种电抗器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及电力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抗器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及电力系统,其中,所述电抗器热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抗器绕组线包及电抗器硅钢组,所述电抗器绕组线包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容纳腔,两端皆开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电抗器硅钢组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电抗器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两个第一液冷板,两个所述第一液冷板分别收容在两个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两个第二液冷板,两个所述第二液冷板皆收容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分别靠近两个第一液冷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抗器热管理系统,可利用第一液冷板进行电抗器绕组线包的冷却,利用第二液冷板进行电抗器硅钢组的冷却,提高了电抗器硅钢组及电抗器绕组线包的冷却效率。

  • 一种采用双循环水泵的氢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双循环水泵的氢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包括软冷启动水路、小循环水路和控制系统,软冷启动水路包括主动式去离子水路和大循环水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ECU控制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双循环水泵的氢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主要控制小循环水路、大循环水路、软冷启动水路以及主动式去离子水路等不同功能、工况的切换。本发明采用双循环水泵技术,通过先快速加热外部管路冷却,然后通过冷却液混合的加热方式实现对氢发动机的软冷启动,加热效率高、冷启动时间短。同时,本发明设计的双循环水泵可实现电堆工作前冷却液的主动去离子工作模式,避免了现有被动式去离子方式对氢发动机电堆可能的损害。

  • 耦合新型仿生热管的电池热管理装置制备及双向热流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新型仿生植物超亲水特性制备的复合型电池热管理装置及其双向热流控制方法。其中仿生热管集与电池进行固-固接触换热,仿生热管集与底部的底置冷 热板直接接触,实现了电池与底置冷 热板的热量传递。同时当电池由冷却工况转为预热工况时,仿生热管集的冷热端随着底置冷 热板的状态改变而进行传热方向的自适应转换。本发明方法克服了以往重力型热管受重力影响冷端的液体不能依靠毛细力上升至热端导致热管内部无法实现热力循环和冷热端自适应调节,极大地提升了电池组高温环境及严苛工况下的高效冷却以及寒冷低温环境下的快速预热能力,保障电动汽车电池组最佳工作温度、功率输出、循环寿命以及热安全性。

  • 一种AlGaN/GaN HEMT的热管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GaN GaN HEMT的热管理方法,在AlGaN GaN Si衬底上,使用ICP方法在AlGaN和GaN层上刻蚀深槽用于器件之间的绝缘;使用电子束蒸发方法淀积欧姆接触电极;采用PECVD的方法生长钝化层;刻蚀源极和漏极处的钝化层;采用PECVD的方法生长金刚石热分散层;使用SiN作为保护层,采用ICP方法刻蚀金刚石层以形成源极、漏极及栅极窗口;刻蚀栅极处的钝化层;电子束蒸发淀积柵极电极。本发明能有效的降低器件的沟道温度,增加器件的漏电流输出,使其得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2020-03-31 00:00:00 #成都大学 #王阿署 #曾令艳
  •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热管理耦合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热管理耦合系统,包括电机冷却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和电机冷却系统之间连接有第一耦合管路,电机冷却系统和电池热管理系统之间连接有第二耦合管路,第一耦合管路连接有可控制其接通和关闭的第一耦合管路控制电磁阀,第二耦合管路连接有可控制其接通和关闭的第二耦合管路控制电磁阀。通过将空调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电机冷却系统相互耦合,使整车三个系统的热量可以充分相互利用,减少运行过程中单个系统冷却或加热对电池能量的需求。通过两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和两个截止阀的结构实现了对三个系统的分别控制和整体控制。

  • 一种散热器总成及具有该散热器总成的车辆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总成,包括:中冷器散热器,位于第一排;电机及电控散热器,与所述中冷器散热器并排设置;发动机散热器,位于第二排;抽吸式风扇,位于第三排,用于带走所述中冷器散热器、所述电机及电控散热器、所述发动机散热器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将中冷器散热器、电机及电控散热器并排设置在第一排,并且将发动机散热器设置在第二排,抽吸式风扇设置在第三排,使得抽吸式风扇产生的高速气流从低温设备(中冷器散热器、电机及电控散热器)吹向高温设备(发动机散热器),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有利于优化降低发动机中冷水温,进而降低发动机进气温度。

  • 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水箱,所述水箱内填充有冷却水;第一换热器,用于通过第一蒸发器对车厢进行供暖;温度调节装置,用于对蓄电池进行温度调节,以使所述蓄电池工作在预设工作温度范围内;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所述水箱、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连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燃料电池采用水冷方式控制燃料电池工作在合适温度,利用燃料电池工作时产生热量以及辅助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用于车辆冬季供暖,同时用于锂离子电池在冬季的保温。

  • 一种基于低温平面热管的多级加热装置及加热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低温平面热管的多级加热装置及加热控制方法,包括:加热水管、低温平面热管、加热片、导热垫、隔热套。低温平面热管插入加热水管;在加热水管的外部低温平面热管段两端各布置一个加热片,所述加热片所产生的热量能根据分配得到的加热功率进行调节;在加热片的外层安装布置一个隔热套,以减少加热片产生的热量与空气接触产生热量的损失;低温平面热管的中间部分上面布置导热垫,导热垫上安装电池模组,提高电池模组和低温平面热管的导热能力,保证电池模组加热时间。在使用时,通过热管理控制装置实时监测电池模组的温差以调整加热功率使电池模组受热均衡,再根据理论加热时间实时分配总功率以调节电池模组的实际加热时间。

  • 汽车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空调系统、电池包换热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一开关阀,热泵空调系统和发动机冷却系统分别通过第一板式换热器与电池包换热系统换热,第一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入口经由导通或截止的电池冷却支路与室外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或与第一支路的第一端及第二支路的第一端连通,并且经由导通或截止的电池加热支路与第一开关阀的入口连通,第一板式换热器的制冷剂出口经由导通或截止的电池冷却回流支路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并且经由电池加热回流支路与第一开关阀的出口连通。由此,实现车内制冷及制热,还为电池进行冷却及加热,使电池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包括系统模块集成,所述系统模块集成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机冷却系统、空调制冷系统和冷却系统控制中心,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风冷、液冷和相变材料冷却,且风冷包括被动冷却和主动冷却,被动冷却包括扇叶,扇叶安装在汽车的内侧,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进行被动冷却,主动冷却为通过汽车中的风扇进行促进空气的流通来促进散热,主动风冷冷却效果较差,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液冷包括被动液冷、主动液冷和直冷。本发明可以多种类散热,形成制冷循环,制冷效果更好,通过电动涡旋压缩机更加方便可靠性的,广泛适应于电动车空调系统,其固定排量下的效率和噪音均为各类型中最优。

  • 一种车用电机驱动系统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电机驱动系统智能热管理控制方法,属于车辆热管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车辆状态;检测电机温度Tm和电机控制器温度Tc;当车辆处于行车状态时,根据行车温度阈值划分的行车温度区间,控制散热设备运行在不同的工况下,每个行车温度区间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工况;当车辆处于停车状态时,根据停车温度阈值划分的停车温度区间,控制散热设备运行在不同的工况下,每个停车温度区间具有与之相对应的工况;其中,行车温度阈值小于等于相应工况下的停车温度阈值。本发明针对车辆行车状态和停车状态,采取不同的热管理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节约能源;而且在停车状态时,散热设备不必频繁启停,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噪声。